找到相关内容2082篇,用时24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正信才是真佛教

    有人说这是辩证法,没错,辨证法 就是一定程度吻合佛学的缘起性空 之说的。世界正是由于永远不停、迁流不住的变化着,正是因为诸行无常,才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机会,我们会发现即使昨天做错了什么,今天重新开始,依然可以改造我们的命运。如果说永恒不变,是 ,那就是佛教最唾弃的宿命论了,这同时也是哲学上的机械论。世上存在着的一切都没有自性,皆以一定因缘、因果的合和而升灭、聚散。凡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3751597.html
  • 叔本华《论死亡》读书札记

    所以死亡只是我们真实本质的一个影子一幅图像的消失而已,这幅客观世界中的图像终究会归于死亡归于无,而我们的本质却存在于永恒的时间里。   叔本华说:在意识里,‘’是直接的,只有通过‘’的作用才有了这个世界,这一世界也对‘’而言是存在的。是个强烈的个体存在,世界是我的感官和意识辐射的产物。个体的有多远,属于的世界就有多远,无论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。慧能说:不是风动...

    韦启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42880510.html
  • 龙树菩萨亲友书讲记(十一)

    对应宣说得非常清楚,此处仅象征性地说明不存在。 为什么不存在呢?如果存在,那与五蕴要么是一体,要么是他体,除此之外不可能有其他方式。既然如此,我们下面进行分析: 首先,以色蕴为例来观察,1)一体:色蕴可用眼睛看、用手触摸,它是众多的、无常的,与的法相完全相违,与众生的执著也不相同,因此色蕴肯定不是。就如《中论》所说,假如二者是一体,要么有众多之过失,...

    索达吉堪布传讲

    |亲友书|智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18274337210.html
  • 大念住经要义(二)

    价值判断。觉知它的消失后,就要回到观呼吸或观行住坐卧,观四界……。  因此,佛陀教导比丘:当比丘生起贪欲时,要清楚了知:生起贪欲。当比丘不生起贪欲时,要清楚了知:不生起贪欲。比丘清楚了知:...内心世界观察实相,觉知辱骂只是辱骂,没有一个在接受辱骂,辱骂本身也没有实体,它出现后必然会消失。慢慢地就能体悟外缘不能带给自己痛苦,痛苦的源头百分之百源自内心、没有丝毫源自外在。由于能重视深观内在...

    陈燕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3564177.html
  • 为什么要学习《上师五十颂》?

    一个学佛人而言,如果要还本具的如来本相,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,就是要去掉我们的执著,去掉什么样的执著呢?去掉对的执著,法的执著。所以,佛法无论是从这儿入门,还是那儿入门,无论是念这样的咒,或者是...,现在的存在,实际上是因为那样的心识和前五大产生了随类附形,所以才表现出这样的存在形式,但是那并不是真正的的性象本质。但我们众生因为无明,老是执著于以为就是这样存在的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3644205.html
  • 论宽容

    今世招到了无辜的侮辱和诽谤的果。我们是继续造恶因呢,还是用宽容的心去消这个业,种下善的果?常常看到电视剧里的所谓债主都实施了他们所应当的报复,没有人去干涉或苛责他们复仇的意志和行为。但虽然报...怨恨是那么的难,更何况是宽容。   说到怨恨,我们知道怨恨必须依附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时,才能显示出怨恨的意义。我们之所以感觉到有怨恨,那是因为,我们强烈的执著有一个在受到...

    胡若兰

    |宽容|忍辱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2158163397.html
  • 用真心的爱 了世间的缘

    杂念,不为自己的爱。但是我们不是这样,我们的爱中都有。   你爱父母,爱儿女,爱亲朋好友,因为是父母,儿女,亲朋好友。现在我们把去掉,然后再看看:父母很多,你爱过吗?儿女很多,你爱过吗?亲朋好友也很多,都爱过吗?把去掉了,你还能爱吗?还能对他们好吗?实际上都不是真心的,都是假的,我们都上当受骗了。结果,内心有那么多矛盾冲突,有那么多烦恼痛苦,...

    达真堪布

    |慈悲|情爱|家庭|了缘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3/21440821094.html
  • 所别不极成过

    在这个例子中,能别的为立敌共许极成;但所别的却仅为数论所许而为佛家所不立。因此前述例子有所别不极成之失。  又,依《因明入正理论疏》所述,所别不极成分有六种。列表如下:  ┌──────...──┤  │自所别不成非他│如佛弟子对数论言:我是无│是无常法,彼此许有;│  │       │常。          │有法,自所不成。│  ├───────┼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10038081.html
  • 三毒

     破三毒   ◎周博汶   学佛修行就是以佛陀教诲作为培养个人处世态度、思想取向和价值观的根本。修行的方向是以戒定慧去灭由执而起的贪瞋痴。最终就是使众生不再沉溺...和合心理,就能消除由执而起的烦恼。因此,就犹如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。有了智慧,尘世的枷锁便有开解的机会。这么,达彼岸之日虽不中,亦不远矣!简略而言,修行就是以戒定慧金三角去破贪瞋痴铁...

    周博汶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80194950.html
  • 教与学

    体认,倒是上次到新港道场的时候,在那次吃饭的观察,发现观察的当下可以发现自己的习性,还有对食物的粘著,以及食物到食道、胃的感觉。但从这方面的体验还是没办法了解怎样去除。我是蛮确定在这种观察一定可以达到一个  定境,去除不好的习性跟一些粘著。  张慈田:去除习气或不好的粘著,也是一种去除烦恼的部分啊!  赵淑颖:知道可以去除烦恼,但目前还没办法感受到去除一个达到解脱。刚刚也想到从...

    张慈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84849143.html